有人问我,她突然想到妈妈不能陪她一辈子,一切都是暂时的,就睡不着了。去外地上学,离家的时候会有种特别强烈的不安全感,她该如何面对死亡,面对爱的人离开?
文/曹怀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当我们去外地上学,离开家时,往往会产生依恋与悲伤的情绪,感到特别舍不得。有时,我们还会萌生不安全感。如果悲伤与不安全感特别强烈,往往提示我们有明显的分离焦虑。
所谓分离焦虑,是指因原本和亲人连结很紧密的纽带忽然松弛或断裂而产生的负面情绪,它会让我们恐惧分离,不愿离开亲人身边,对将要踏入的外部世界心生忧惧。一定程度以内的分离焦虑是人们的正常反应,但如果超出限度,影响到了我们对外部世界的兴趣与主动探索,那么就可能意味着之前我们内心的安全感不足。这种安全感的不足可能是因为与父母的连结太过紧密,或之前我们没有具备足够的应对生活的技能而产生的。
童年时,分离焦虑对孩子而言可能只是感受到一种模糊而强烈的悲伤与恐惧,不想与父母分离。但成年后,当我们体会到分离焦虑时,可能就会引动另外一些更深层的恐惧,比如死亡恐惧。死亡是终极的、绝不可逆的分离,会引发人们最大程度的恐惧与抵抗,也因此经常被潜意识用作表达分离焦虑的方式。简单说来就是,当我们要与父母分开时,潜意识为了让我们的意识体会到自己有多么悲伤、恐惧,就举死亡为例子,这样我们就明白了。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们就可以理解,去单纯地钻这个牛角尖,拼命去想“父母不能陪自己一辈子,终有一天会死该怎么办”这个问题,是绝对不会有答案的,这只会加强我们的恐惧与不安全感。只有我们真正意识到,分离焦虑来自于和父母之间太过紧密的连结,或者我们内心对自主生活的不确信,并针对这两点去下功夫,这种恐惧感才有可能慢慢减退。
简单说来就是,我们要明白,对父母的依恋是正常的,但父母就是不可能陪我们一辈子,我们要慢慢让自己接受这一点,并且尝试着去发展与朋友、恋人等的亲密连结,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内心有更多依靠。另外,我们也不能再事事靠着父母为我们打点、决定,而是要磨练自己的能力,渐渐地让自己能独立应对生活。当我们能力越强,自信也就会越足,对于分离和死亡的恐惧才会越低。
作者简介:曹怀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咨询实践超千小时,主擅领域包括婚恋情感、人际交往、两性心理、人生规划、家庭关系等。自2011年开通新浪微博以来,粉丝六万多人,坚持定期回复私信,无私为近六千名求助者提供咨询,咨询解答超千万字。《婚姻与家庭》杂志特邀专家,多家媒体签约撰稿人。
微信公众号:心理咨询师曹怀宁(caohuaining)。
新浪微博、知乎、投稿:心理咨询师曹怀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