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心理咨询师夏雅俐
心理咨询是理性的活儿,还是感性的活儿?当咨询师陪着来访者同哭时,收了钱能帮助到对方吗?我一直相信,超越性的逻辑思维能帮助来访者概念化其困境,而且确实也发现,经过一番讨论,来访者会从一团乱麻中理出头绪,不再头尾纠结。
中国人的思维明显偏艺术性,对于艺术性的咨询方法容易接受,并且艺术的方法往往可以不需明确评估效果,门槛自然低一些。甚至最令人害怕的是,艺术方法沦落到骗术,像算命似的,耽误了来访者的事儿。比如:不会评估来访者情绪上有病还是没病,不会把来访者的困境讲成一个前后一致的逻辑清楚的故事,再来帮助他,而仅仅说“你缺乏安全感”“你的父母有问题”……
最近经过一些对整合式短程心理咨询的实践、思考与梳理,加上与一只柔软的猫的接触,我突然发现,助人就像划船,通常用一个桨也是可以的,但在急流中还是需要两个桨,那就是:理性和感性。咨询师既要有耐心和灵敏地理解来访者的困扰和情绪,又要跳出漩涡,运用精神动力学,概念化他是个怎样的人,遇到怎样的事,陷入怎样的情境,有多大的动机改善,又有哪些资源。
一只猫的遇见
我不曾从事艺术类的职业,在工作中一直贩卖的是理性和智慧,虽然含着深情,但很久没有抒情,以至于看到普利策奖得主斯塔克·特克尔的《美国梦》时,被那样一种历史画卷、纵深情怀所感染,其中有采访了100个普通人之后写出的故事,新闻写作很人性。突然想:这种感受真的很好。
一天儿子在家门口遇见一只黄色小猫,对门小朋友依依不舍,大人则拒绝了它,儿子进门时,小猫跟着进来,嘴里还唱着喵喵喵。
在想要一个小弟弟、想要一个小狗的愿望落空后,10岁的他拥有了一只小猫,取了很多名字,但每次见到时,只是欢喜地叫:喵喵!而小猫则一路小跑地过来,当小猫在房间里矫健地奔跑,会让人很热爱生命。
儿子担心我会在某一天把猫赶走,一天在电话里哭着说:妈妈,不要让他走,把我赶走也不要把他赶走……为了我所担心的旅行的问题,他在网上问了各种人,了解了各种宠物托运的方式,在我耳边喋喋不休,我走到哪里,他跟到哪里,告诉我他想得有多么周到。
后来我严肃地对儿子说:你收养了他,就要全权负责,你是我们家里唯一的铲屎官,还负责带他玩,负责他的清洁,而且未来还可能面对很多突发事件,有可能会失去,会死去……这一切都是你要承受的。同时你必须安排好你的学习,管理好你的电子产品,为小猫做出好榜样……
儿子完全同意,当然买猫玩具、食物、一应用品,以及未来的打疫苗,肯定还是大人承担。但他主动提出拿他的压岁钱买猫粮。
旧时记忆
其实我是发誓过不养猫的。
从小养过七只猫。童年的记忆,暑假的生活常常是做作业,跟小猫玩,还有别的小朋友。第一只小猫喜欢吃馒头,还有梅干菜扣肉的梅干菜,吃好多好多,直到吐了为止,就像幼儿一样馋嘴。
那时住的不像现在的楼房,一楼几户人家全连在一起,一长条天井,我经常搬个小凳子,一张大凳子,坐到门口做作业,邻居都说:老夏家的孩子真爱学习!小猫就在凳子底下绕来绕去。一个小朋友踩到一只小老鼠,抓来给我家猫吃了。可是她只吃嫩的,大老鼠人家不吃,我爸为了让她吃老鼠,硬是煮了给她吃,她也不吃,没事的时候就坐在那里,尾巴放下来,眺望着远方,有种不同于狗的表情,所以我一直觉得猫有一种甜蜜和哀愁,就像爱情一样,在得到的时候是甜蜜,在失去的时候有哀愁,当甜蜜和哀愁搅拌在一起,就是人生的况味。儿子说:狗很忠诚,还是养狗好,猫都不愿意被你拉着走。接着又说:不论养哪个好,我就要这一个。
关于猫的记忆,我也感到了甜蜜和哀愁。现在小区里流浪猫很多,通常没有偷猫的说法,当然,有虐猫的人,甚至有人把小猫的眼睛挖去,很变态。而很多年前,常有人偷猫。所以我的小猫们有的是在家门口晒太阳被偷走了,有的是在妈妈的要求下送给别人养,吃了有毒的鱼儿死了,甚至还有一个是给它身上涂了杀跳蚤的药,经过反复防御,还是毒死了……那只被偷走的猫,我还记得为她大哭了几场,那天下午上体育课排队时,我眼泪汪汪地告诉身边的同学,我丢了一只小猫。
我也曾猝不及防地见到过小猫的失去,知道,当躯体失去生命,就会变得很重,难以承受。
非死即丢。养动物有时你不得不准备好面对失去的痛苦。听说福建海边人特别信海龟,一天渔民捕到一只千年大海龟,给它身上绑了不少人民币,放归大海。猫狗的生命却很短暂,有很多意外随时可能出现,而人就介于海龟和猫狗之间。
所以我曾说再也不想养猫,可谓是对失去的一种防御。而对儿子的正告,也基于此。
去感受你的当下
父母的正告永远不能令子女放弃体验甜蜜和哀愁。
儿子在跟小猫的甜蜜互动中,体验着生动而温暖的爱,这不同于与父母的互动。他把小猫连小盒子放在一棵树下,然后自己躲了起来,远远观察小猫。小猫喵喵叫着,四望着找他,而且连一步都不敢离开。想想,这曾经是一只小小的流浪猫,到我家时恐怕只有一个月多一点,经过几天的相处,他已经跟这个小人类形成了依恋关系。
儿子等了好几分钟,发现小猫并没跑走,他特别高兴地跑去把他抱起来。
小猫还曾遇到一只大猫,长得一模一样,疑似妈妈,立刻激动地扑上去,可对方却毫无理睬。据说母猫到了一定的时长就不会管小猫了。以前我也亲眼目睹。儿子说:从此以后,他跟我更亲了。
接着他带小猫去见了几乎所有的好朋友,孩子们都知道这只小猫是他的。他非常爱护小猫,虽然经常跟小猫开开玩笑,告诉他:你是椒盐小猫,非常好吃。但是禁止其他人拿小猫做危险动作。我想起《小王子》里那只被驯养的小狐狸,被驯养了,小狐狸就成了小王子的了,他们的生命就联在了一起。
儿子总是想带小猫经风雨见世面,比如逛超市,说要带他去买喜欢吃的东西。当小猫在购物车里瑟瑟发抖,他安慰小猫:放心,我不会把你丢掉的。这个时候,轻轻摸一下小猫,颤抖会减少很多。可当他对我说也想尝猫粮时,我无语。
儿子不仅要求给小猫打预防针,还说未来给小猫做绝育,他是一个小男猫。我说:如果我是他,我情愿不住在你家,而到外面去野……你不觉得流浪猫除了缺衣少食,其实还是很自由的吗?
儿子感情丰富,充满善意,这既令我开心,也令我担心。我预计10年后,在其他的领域,“必有一战”。所以我半开玩笑地跟他说:长大后,谈恋爱没关系,但要报我把关哦。
难免陷入家长的窠臼。
但是感受当下到底是很美好的。
理性和感性的疗愈
对于个体来说,理性就像一个房子,给你安全,给你规划,给你所有必备的条件。不能没有这个房子。而有了这个房子,你有了可以躲避之处,可以在理性的房子内纵情感性,你也可以常常跑到蓝天白云下面去感受自然之美,你还可以到其他场所去发展自己,但是理性的房子又成为虚拟的屏障,保护你更好地适应环境,在需要时获得更多策略,调整好认知和行为,保持稳定的状态。当然,在必要时,心理咨询师绝对能帮大忙。
而感性呢,它既可以展示你的魅力,又可以令你的问题表露无遗。比如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常有着无比的缠人和迷人,同时情绪又常常高低起伏,对自己的看法忽好忽坏。他们很难保持人际的正常交往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但跟不说话的猫狗可以很好地相处,因此不少这样的患者会不约而同选择养小猫小狗,而有其他情绪问题的成人也喜欢做这样的选择,说明温暖而柔软的动物能起到感性的疗愈作用,不是还有人专门养了一些马提供宠物疗愈服务吗?
但是,治疗边缘型人格障碍最有效的方式却是“辩证行为疗法”(DBT),这是华盛顿大学一位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教授自己研发出来的,全美国都在使用,效果非常好,自杀率明显下降,全球也都在学习。这个方法包含了三部分:认知行为疗法(CBT),正念减压疗法和情绪控制法,情绪控制法要求记录情绪变化,进行微行为的链式分析。
由此可见,助人的小船确实需要两把桨,但船老大的脑子必须有充分的理性和智慧。我是个咨询师,还可以写诗吗?我想试试。
我知道你的心脏在哪儿
柔软而蓬松的绒毛之下
强有力地跳动
泵出生命最善意的美
亲吻你的鼻尖
凉而坚硬
爱与哀愁
生生不息
作者夏雅俐,心理咨询师,副教授,有3000小时以上咨询及培训经验,参与翻译DSM-5系列书,主译《理解DSM-5精神障碍》,该书适合非精神专科人士阅读,包括教师、咨询师、内科医生、护士、人力资源经理及父母等。欢迎转载本文,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