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伊甸园心理咨询室的内部笔记,整理出来贴到头条做分享,由于字数关系,会做连载,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来自伊甸园的智慧果(2)》
作者 张记朋 泰伊雅
1.2 做情绪的主人,主宰自己的人生,找到幸福
【案例】
来访者:女儿带来的男朋友我不满意。
咨询者:女儿超过18岁了吗?
来访者:今年22岁了。
咨询者:女儿有精神障碍吗?
来访者:没有。
咨询者:女儿有智力障碍吗?
来访者:没有。
咨询者:那到底有什么问题呢?
来访者:她带来的男朋友不行。
咨询者:这是您女儿的选择,不是您的选择,您也无权选择,您要学会放下。即使她将来跟男朋友分手了又能怎么样?即使将来她跟男朋友结婚了又能怎么样?即使将来离婚了又能怎么样?如果您女儿换个男朋友就能百分之百避免接下来可能会发生的事情?
来访者:… …不能… …
咨询者:所以您要换个思维方式。您应该这么想,“人生最多也不过是短短的一百年,跟总统或首富在一起,也不如跟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即使将来因为各种原因离了婚,那也不过是人生当中的一场经历,日后可以再婚,也可以一直保持单身。没有一个母亲能给子女阻挡一切灾祸,但是身为母亲,一定要做到当子女陷入灾祸时,能够给她力量、安慰和鼓励,并防止子女变得更糟。”所以,不要总是计较在“男朋友不行”上,您应该多花心思在“如果不幸发生在女儿身上,我该如何做她的后盾”。其实您也不确定“男朋友”到底哪里不行,而且您也不能保证女儿找到了让你满意的“男朋友”她就能幸福一辈子,不是吗?
来访者:… …
咨询者:其实很多婚姻的不幸来自固执的父母,您知道吗?幸福婚姻里,善解人意、不干涉年轻人生活的父母也是一项重要因素。
来访者:我明白了,谢谢。
幸福是什么?可以查一下词典,不论是哪个词典,关于幸福都有着“满足”与“快乐”这两个释义。所以不幸福可以理解为“不满足”与“不快乐”。那么“不满足”和“不快乐”来自哪里?周围环境?身边的其他人?其实并不是,“不满足”和“不快乐”来自自己的情绪。
那么情绪又是什么?定义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也就是说,情绪的产生途径是通过自己的认知观对事物进行评估,然后相应产生身体上的各种反应,接下来引起某种心理与生理上的活动。
可以反复地读一下情绪的产生途径,大家会发现,从认知到身体反应到心理与生理,全程都是由“自己”而产生,身外的事物(称刺激源)至始至终都没有参与。由于情绪是从个体身体内部而产生,所以面对着同样的刺激源,每个人产生的情绪有较大的个体差异性。例如,一部电影,有人打10分,有人打5分;一个人,有人进行高评价,有人进行低评价;一个物体,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 …
已婚的人是否比一辈子单身的人更厉害呢?反过来,一辈子单身的人是否比已婚的人更厉害呢?有孩子的人是否比一辈子未生育的人更厉害呢?反过来,一辈子未生育的人是否比有孩子的人更厉害呢?职场女性是否比家庭主妇更厉害呢?反过来,家庭主妇是否比职场女性更厉害呢?这么做对比,想必很多人都会觉得可笑,但现实生活当中这样作比较的人不在少数。
其实是否结婚、是否生育、是否上班,都不能说明一个人如何,只不过是个人的选择罢了。有的人爱吃咸的,有的人爱吃甜的,这是食性;有的人喜欢收集邮票,有的人喜欢收集瓶盖,这是兴趣;有的人喜欢穿正装,有的人喜欢穿休闲装,这是品味… … 一切都是个人的选择,并不是谁比谁厉害。同样,有的人选择结婚,有的人选择单身;有的人选择生育,有的人选择丁克;有的人选择工作,有的人选择家庭… …
人们总是无法控制大脑按照自己的认知观片面地给环境和他人下定义,然后被自己的情绪牵引,陷入各种各样的苦恼当中。简单地说,很多人的苦恼都是因为被自己的不良情绪左右而来。做不到情绪的主人,所以也控制不了苦恼的增减。
结婚之前有没有想到过将来会离婚?生育孩子的时候有没有想到过将来孩子会堕落?参加工作时有没有想到过将来会不顺心?相信谁都不会希望有那样的结果,至少不会希望发生在自己的身上。但是事情偏偏就这样发生了,根本无法控制。
发生这种自认为的“不幸”,并不是因为上辈子作了孽,也不是因为八字不好,更不是因为老天爷故意刁难,都是因为自己的无知,就像虫子吃杀虫药一样,虫子根本就不知道那是毒药,反而以为是美食。之所以给“不幸”带上引号,当事人认为的“不幸”,只是自己认为的不幸而已,可能外人在客观的条件下观看,并不认为那是不幸,或放在别人身上,可能是“好事”。
以为结婚后会很美好,从生养“我”的娘家嫁入婆家,本以为会得到丈夫无微不至的关怀,没想到丈夫跟公婆一个鼻孔出气“欺负我”… … 本以为婆家钱多势力大,没想到其实也就一般,丈夫的赚钱能力也很有限… … 本以为丈夫很温柔体贴,没想到是个披着羊皮的狼,嫁前嫁后判若两人… …
因此,失望、失落、焦虑、心烦、苦恼,甚至还会产生怨念。正当不知道该如何抉择时,居然还怀了孕。该怎么办?虽然为了孩子忍了下来,但是由于心怀怨念而怀胎十月,所以孩子的神经发育会受到影响,如此一来,孩子天生残疾的可能性也增加;即使生来健康,但出生后又因为母亲的情绪异常,家庭氛围的不和睦,孩子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古怪… …
换个角度,因为妻子无休止的怨念,孩子古怪的性格,在职场上拼搏的丈夫也无法静下心来面对工作上的压力,去工作也是烦,回家也是烦,生活一团糟… …
不愉快的婚姻当中有一部分婚姻最终会走向离婚。那么离婚就能停止苦恼吗?离了婚的人从此不再有婚姻方面的苦恼吗?离婚也好,不离婚也好,承受或经历过不美好婚姻的人,持续着水深火热的痛苦生活,无法得到心灵上的解脱。
如果一开始就认清了丈夫的为人,可能就不会嫁过去;如果结婚后发现性格不和,但为了维持美好的婚姻而努力去磨合,可能就不会产生那么多的矛盾;即使产生了矛盾,如果知道将来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就应该尽量去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 … “如果”的前提大多数都是“无知”,虫子为了享受美食而误吃了杀虫药,却还痴迷于挣扎在痛苦当中,想不起来去找解药。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条人生法则:什么样的结果之前必有相应的开端。
但是人生没有后悔药,由不得后悔。可同时人生也给予了人们选择的权利,每个选择的背后都存在着不同的利弊,而且利弊往往是同行的。只想获利,却不想接受跟随而来的弊,这样的路是行不通的。但是人们偏偏又喜欢挤破头脑横冲直撞在被禁锢起来的城墙当中,直到头破血流也看不明白四周都是厚厚的城墙。
如果现实世界当中因为眼疾而看不到事物,我们称之为“瞎”,而在精神世界当中因为认知和思维图式的缺陷而看不清事物,我们称之为“无知”。所以,我们可以得到结论,人世间大多数的痛苦都来自无知。
那么既然认识到了自己的无知,而且也不想继续痛苦的生活,则需要试着改变自己的认知观,改善自己的情绪,或试着改变思维模式和人生的方向。不停地抱怨老天爷,抱怨生活的不公平,抱怨别人的冷漠,已经一团糟的人生不会发生任何的改变,反而会使自己和跟自己有联系的人陷入深渊,越来越糟糕。
《老子》里有一句话,“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无论遇到了什么事情,心态是关键,只要能控制不良情绪,积极阳光地面对困难,遇事不慌不忙、不急不躁、沉着冷静,有时坏事也会变成好事。
但是作为普通人,情绪并没有那么好控制,遇事也做不到那么淡定,心慌意乱、烦躁抑郁等情绪才显得更加自然。可是,如果想要变得更好,既然想让自己和跟自己有联系的人幸福起来,那至少要做到往变好的方向使劲,而不是任由自己的情绪进行发泄,对后果不管不顾。这里有一条人生法则:不负责任的行为,可能会酿下恶果,而且不仅躲不掉,还可能引来一个接一个的恶果。
大多数人的情绪变得低落时,一般情况下起码已经有一个恶果来临。这个时候如果能控制住自己的不良情绪保持头脑清醒,或许能阻止后续的恶果来临。“控制情绪”只不过是简短的四个字,但是做起来并没有那么容易。产生情绪的根源是哪里?是个人的认知观。所以如果想彻底地消除自己的不良情绪,则需要从认知观开始进行调整,也可以理解为改变自己的“心”。
那么如何去影响认知观从而改变自己的“心”?如何才能找到变好的方向?通往“好”的路,如何去走?怎样才能通过让自己得到幸福,从而又影响跟自己有联系的人,使他们也得到幸福?正是为了得到这些答案,所以我们才需要关注心理健康、接受心理咨询。心理咨询也可以理解为“心理修行”。经过长时长的“心理修行”,会得到“心理蜕变”,随之而来的将是“心安”与“幸福”。
经历着心理创伤的人,之所以心理得不到愈合,往往是因为坚持自己的固执不肯进行心理调整,不肯放下自己的“心”和“怨念”。带着支离破碎的心和无休止的怨念,用残缺的认知观固执己见,所以事情才会变得越来越糟糕,身边360度无一安宁。
不停地哭诉,不停地唠叨,不停地埋怨,即使没日没夜地寻求周围的帮助,乞求幸福,但正是因为发现不了自身的问题,所以根本就得不到任何实质性地援助,反而可能被周围环境和人们孤立。心理创伤的人无法认清现实,更无法认清自身的问题,因为眼睛长在自己的脸上,不借助其它工具,大家只能看到别人的脸,却看不到自己的脸。这个时候如果想看到自己的脸,则需要一面镜子,如果想看得更清楚,则需要一面更加透亮的镜子。心理咨询正是那面镜子,可到底是平面镜,还是凹面镜,还是凸面镜,关键在于心理咨询师。
镜子是如何反射光线照射出物体形状的?一块透明的玻璃,背面镀上金属阻隔光线的穿透,使光线反射射入眼睛,物体的形状就这么传达到了我们的双眼。也就是说,想看清自己,认清事态的发展,我们也必须停止不良情绪的肆意倾泻,让理智反射回我们的大脑。“照镜子”的过程当中,暂时或长久,我们需要放下自己的不良情绪,也需要放下我们自己。
放下自己和不良情绪后,退后一步冷静地分析,大家就会发现,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这世上每天都有结婚的人,每天也有离婚的人;每天都有上涨的股票,每天也有下跌的股票;每天都有上市的公司,每天也有破产的公司… … 如果在大自然的角度去看,这一切只不过是人类社会里的常态。
但是,作为当事者,即使是人类社会里的寻常事,可放在自己的身上,就放大成了大事。那为什么还要提“大自然的角度”和“人类社会里的常态”?就是为了让苦恼者学会换一种思维方式,学会放下。放下了,那么事情还是那件事情,但是心态早已改变,正面面对着困难,也能婉然一笑,不仅使自己幸福,也不会让身边人因为自己的不良情绪而感到有压力。
其实仔细想一想,事情已经发生了,心理产生的不良情绪会促进事情往好的方向发展呢,还是会往更糟的方向发展呢?这么一问,估计大家就都明白了。所以,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不被不良情绪左右,做情绪的主人,才能够成为人生的主人,并找到幸福、享受幸福。
插图:文章所有配图均来自网络,不做商业用途,如有侵犯,请作者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