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您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小时候,想要一个玩具却得不到。 长大了,一定要有。 有很大的满足感; 小时候家庭条件不好,长大后喜欢囤货。 我觉得只有周围充满了东西,我才会有安全感。
这种行为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童年报复性补偿”。 其实,小时候很容易获得物质上的满足,比如吃点零食,一个玩具就可以带来满足感; 相反,得不到的痛苦,会长期留在心里,成为一种执念。 如何应对童年“后悔”带来的报复性补偿行为?
对此,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韩卓认为,当孩子长期处于请求被拒绝的境地,而父母又不给予情感支持和解释时, 成年后更容易引起童年的报复性补偿行为。 这种行为如果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消费,就不能称之为心理问题,只是一种心理行为。 一旦情况严重,一定要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做一些心理疏导,纠正自己的行为。
《新闻》记者:不少网友提到,自己或多或少都有过童年报复性补偿行为。 这种行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韩卓:首先我觉得报复性赔偿的行为可能是因为我小时候被父母拒绝了 物质要求,我受到严格和缺乏照顾。 ,无故拒绝,会给孩子留下阴影,导致成年后出现童年报复性补偿行为。
如果孩子长期处于一个他的要求被拒绝的环境中,但他不知道为什么被拒绝,也不知道拒绝的理由,他会认为这次拒绝是 父母对他关心的物质要求和情感需求的拒绝。
一般来说,育儿方式主要分为两个维度,一是父母给予的温暖程度,二是规则的要求。 我们认为最好的是高规矩、高温馨的家庭,但如果父母要求高、温馨度低,比如对孩子提出很多要求,却一味地拒绝孩子的需要,我们一般称之为专制型教养 风格。 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人,会认为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很多,但情感上的需求却总是被忽视,所以会在成年后爆发一些报复性的补偿行为,来满足童年的缺失。
《新闻》记者:如果童年留下遗憾,成年后导致报复性补偿的消费行为算不算心理问题?
韩卓:我们把心理现象定义为心理问题。 一定是因为这种行为给个体带来了不便,给自己或者他人带来了痛苦,或者影响了个体的功能,比如影响,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认为这是心理问题。
我觉得只要这种童年的报复性补偿不影响正常的生活,比如买东西不是欠债,其实不是心理问题,而是一种心理行为。
《新闻报》记者:如果存在童年报复性补偿的消费行为,我们需要改正吗?
韩卓:其实我觉得大部分人的消费行为是 报复性消费基本没有达到病态的程度。 如果,在极少数情况下,它确实会给个人带来痛苦,达到心理问题的程度,那么我认为需要一些行为努力来纠正它。
首先,你需要解开物质报复性消费的需求和情感满足的需求,不要把内心或情感上的需求寄托在某种物质上。 我们可以尝试其他的追求,转移我们的满足感。
其次,您可以使用录音的方式来记录您的情绪和行为。 比如记录哪一天报复消耗了什么,带来了哪些积极的情绪,之后带来了哪些烦恼。 如果是报复性消费的病态行为,个人肯定能发现表中的记录弊大于利。 这种方法帮助个人清醒地认识到消费行为只能带来暂时的快乐和情绪释放。 个人应该自我控制,逐渐减少这种消费行为,避免造成更多的痛苦。
如果情况严重,已经给自己或家人造成了严重的痛苦,或者已经严重影响了工作和生活,那么一定要去做一些心理咨询,寻求专业的帮助。 做心理疏导并不代表你有病,而是要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尽快改正自己的行为,让自己更好地面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