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第十届“成长任用”活动现场。 新路摄
中新网上海5月24日电(记者徐静)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位于上海市皖平南路600号)党委书记谢斌和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党委蔡丹,上海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家庭研究中心副书记、执行主任,上海崇明中学高级心理教师,1995年上海师范大学校友蒋启华 24日走进上海师范大学第十届“成长约见”活动,分享他们的心理健康工作故事,为同学们的成长送上心理“小贴士”。
被网友称为“宛平南路600号男神”的谢斌,长期致力于精神卫生和精神卫生政策与立法研究。 除了学术研究,他还长期致力于健康科普工作。 是首批“全国健康科普专家库”心理健康领域专家。
当天,谢斌为青年师生道出了三个人生成长过程的真相。
他带来的第一个道理是:“这个世界从来都不是完美的,世界不会‘屈尊’适应我们,只有我们才能适应这个世界”。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尤其是在心理健康方面,我们都不是一个完美的人,只有知道并接受,才能真正放下,从容面对每一天。我们学校也应该有这样的 信心,能够为每一个崩溃或即将崩溃的个体提供及时、完善的支持和帮助。”
他带来的第二个真理是“今天充满了不确定,未来会 保持不确定。” 每个人的个性化应对方式都是可以理解的,并且在校园内共存。 每个人都在努力提升、调整自己,把外部的不确定性转化为内部的确定性。 “我个人认为,比个性化调整更重要的是身边的人,如果你发现身边有人承受不住,快要崩溃了,我们可以及时伸出援手。相信每一个人 我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可以自救或被救助,每一只伸出援手的人,都可以回报你在伤痛后的健康成长。” 谢斌说。
第三个真理是“人生无常,每一个阶段都值得珍惜”。 谢斌提醒大家,做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珍惜生命,还包括生病脆弱时不硬撑,懂得积极寻求专业帮助,不羞于求助。 就这样,每一次走出人生的黑暗,都一定能够化作一只蝴蝶,闪耀得更加灿烂。我们人性的光辉,成为一盏明灯,照亮自己,也照亮他人。
近年来,人们对心理、精神健康的需求越来越突出,“600号”月饼、咖啡、文创等产品开始流行起来。 对此,谢斌表示,这实际上是在惠及大众和青少年的路上,进行心理健康服务和知识普及的双向冲刺,表明大家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度和接受度有所提高,科学认知和 意识也得到了提升。
蔡丹从2013年开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进行跟踪研究。他说,根据最新的调查数据,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在7%左右。 10,压力在5左右,与十年前相比,压力感有所增加。 同时,当前大学生心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蔡丹举了一个例子。 例如,大学生的社交主要是线下的,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喜欢在网上和同学发表情,在网上和老师交流。 另外,以前上课主要听老师讲,现在除了听自己老师讲,还能听复旦、交大、哈佛、牛津的课程。 这些时代特征也赋予了大学生越来越多元化的视角。 选择。
蒋启华从事一线心理咨询工作20余年,重点研究教材和教学方法及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 在她看来,教师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引路人。 作为未来的教育工作者,她希望低年级的学生和未来的教师也应该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阅读了解一些学生异常行为的信号,从而给他们一些 能源和及时的帮助。
三位老师也在成长之路上给同学们心理“秘诀”。 谢斌希望同学们永远保持爱和发自内心的爱。 蔡丹提醒同学们要努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蒋启华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积极向上、快乐健康的人。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