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带你走进内心世界,喜欢请关注!
文/老K
佛教认为众生皆“苦”。
于是,古代印度太子悉达多,宁愿放弃自己的权利和财富,也去寻找真相来解除痛苦。
那么他究竟发现了什么? 其实在《心经》中是有记载的:
“因无所得,菩萨。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无恐怖,远离 颠倒梦想,涅槃”
也就是说,一切心理上的障碍和痛苦,都源于我们的“放不下”。 对于那些根本得不到的幻想和执着,这段经文的意思是,只有放下一切,才能一无所获,一无所获,当然就没有烦恼了,没有了。 需要患得患失。 也意味着你不会继续被各种妄想、错觉所束缚。
为什么这么说呢?
“放不下”会产生执念
就像我们很多神经症患者一样?
抑郁的人希望永远快乐
焦虑的人希望消除负面情绪
强迫症的人希望 心无杂念
有社交恐惧症的人希望自己在面对每一个人时都保持冷静和自然
······
佛教鼓励人们学会平等对待一切,包括我们的情绪。 佛法教导人在遇到痛苦时要学会了解无常。 任何情绪来了都会自然而然地过去,痛苦和厄运终会改变。 当我们能够接受痛苦时,它就不会再对我们造成更严重的影响。
这一点其实和森田疗法的顺其自然,做正确的事的观点很相似。 森田疗法鼓励人们直接面对痛苦,而不是回避、判断或分析。 这种观点与佛教非常相似。 当我们无法排斥痛苦并与痛苦共存时,痛苦就不会变得更痛苦,我们也会得到更大的解脱。
我说了很久让我们接受痛苦,接受就是最大的放下!
“放不下”产生恐惧
当我们放不下的时候,就会发生各种心灵上的互动,也可以称之为内心的冲突。
这是焦虑最重要的原因。 在佛教理论中,世间万物都是颠倒的,不是真理。 佛教修行者执着的根源。
因为我们的欲望,我们很容易陷入内心的误区。 看似一切正常,其实都是不理智的欲望造成的。 因此,认识自己是摆脱无明的重要目的。 与其说是束缚,不如说是根本不想放手。 当我们认识到世界的颠倒时,这些执着又如何困住我们呢?
“放不下”让我们无法从神经症中走出来
佛学修行的最终目的是证悟涅盘,而心理咨询的最终目的是提升人格 了解我们自己。 具体解释不同,但目的是一样的。
如果我们不能接受(放下)内心的矛盾和那些痛苦的症状,我们就会让自己越来越痛苦。
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无条件地接受一切(放下),那么我们就没有心魔或精神症状。 其实,正如我上面提到的,所谓的心魔或精神症状是我们太执着的根源。
(这里已添加圈卡,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优质心理心理成长社区,这里每天都会分享优质心理心理健康知识 ,大家一起成长一起讨论吧!)
很多时候,对自己的无知和误解,才是人生一切烦恼的根源。 这就是佛教要解决的问题。 禅宗讲“清心见性”。 禅宗的修行让我们认识“真面目”,也就是帮助我们认识自己。
佛教本来就是一套世界观。 通过理解这些理论,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我们自己与世界的关系。 在《心经》中,“波罗密多”是“到彼岸”的意思,又可译为“度”,通俗地说就是摆脱和解决问题的意思。 般若经典承载的内容,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智慧去解决问题。 “到彼岸”既是手段,也是目的。
⭐️更多心理治疗文章,可以参考我的学习心得:
↙↙点击链接阅读更多文章,克服阻碍改变的障碍 心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