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弹性是青少年应对现在和未来的重要一课

作者:唐昕(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甘益群(北京大学教授)

站在2023年新年伊始,我们回首过去的影响 疫情对儿童青少年的影响,展望新的一年可能要完成的任务。

疫情发生以来,关于疫情对儿童青少年影响的研究层出不穷。 总体来看,此次疫情对儿童青少年各方面发展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对体质的影响。 疫情导致居家隔离在全球普遍存在,儿童青少年体质数据也出现明显下降。 对全球14000多名儿童青少年的身体活动时间进行综合分析发现,疫情期间儿童青少年平均每天的运动时间减少了约20%,减少了17分钟。

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2022年,一项涉及全球超过130万儿童和青少年的综合分析发现,抑郁、焦虑和睡眠障碍的比例分别为31%、31%和42%。 可以说,疫情对心理健康造成的伤害是逐年增加的。 此外,疫情导致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在青少年中也很常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侵入性创伤经历、噩梦等。国内一项研究表明,仅在疫情早期,统计报告显示, 青少年创伤应激障碍高于疫情前平均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疫情导致青少年社交活动和社交联系明显下降,给青少年带来了更多的孤独感。

对学业的影响。 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综合了全球 35 项研究,涉及超过 1500 万学生,发现疫情造成的学业损失约为 0.17 个标准差,这实际上相当于一个学期的净学业收益。 我们对全国有代表性的抽样项目中青少年的数学学习成绩进行了分析,发现疫情期间中国学生的数学能力下降明显,下降幅度在12%左右。

对非认知能力的影响。 疫情对其他与学习相关的重要非认知因素(如学习动机、自控力、社交情绪能力)的损害不容小觑。 一项针对8个国家2500名青少年的调查显示,疫情期间,他们积极的学业情绪、内在学习动机、学业投入、学业坚持等指标得分并不高,这与他们缺乏密切的人际互动和有效的教学指导有关 等密切相关。

虽然疫情影响了我们的生活,但中国政府、国内教学科研机构、精神卫生研究人员和从业人员都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积极应对疫情给精神卫生带来的后果。 因此,我们看到了一些可喜的新发展新变化。 比如,疫情期间,我国数字化心理健康服务和应用蓬勃发展,针对疫情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热线不断涌现。 这为我们运用技术手段解决各种青少年教育和心理问题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的工具。

随着疫情逐渐趋于缓和,我们对儿童青少年如何恢复正常生活提出以下建议:

恢复必要的体育锻炼活动,但要注意适度锻炼 短期实力。 各项调查显示,运动对身心健康有很大帮助,青少年应在疫情前恢复体育锻炼,每天至少保证一个半小时,最好是在户外。 但近期应避免高强度的体力活动,因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风险依然存在。

重新参与线下活动,更重要的是,与同龄人一起参与。 长期居家在线学习,让大家深刻具体地认识到线下人际互动的重要性。 在宅家的过程中,青少年与父母或长辈之间有很多互动,但这些并不能代替与同龄人的互动。 走出疫情后,青少年应该邀请朋友,到户外去,与同龄人一起玩。 学校和教师也可以适当组织一些集体休闲活动。

感受当下生活的美好,追求积极的人生目标。 积极心理学研究发现,如果我们能对身边的日常生活保持足够的感激之情,我们的幸福感也会随之增加。 同时,我们在脚踏实地的同时,也要“仰望星空”,树立并积极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 有了目标的牵引,生活才会有意义和成就感,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自己也会越来越幸福。

作为一种流行病的恢复力给我们上了应对现在和未来的重要一课。 在今后漫长的人生旅途中,还会有困难和挫折,但只要我们有坚强的心理,就一定能够战胜它们,继续追求更好的生活。 如何培养心理韧性? 首先,应该建立对压力的积极看法。 《自然》发表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当我们认为压力可以带来机遇和成长时,我们实际上更能应对压力,更能应对挑战。 这是积极“反应”的发展。 二是在适当的时候寻求外界的支持和帮助。其实,韧性并不意味着一切都由一个人扛起。面对巨大的挫折,我们需要他人的情感认可和支持,以及 再次,要对未来保持信心,当你对未来保持希望和期待时,当下的很多困难和障碍在心理层面就更容易化解,很多负面情绪也能及时化解。

《光明日报》(2023年2月7日第13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