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样

在一次心理调解节目中,我看到了这样一幕。 我妻子患有抑郁症,一直在接受治疗。 她每周四早上去心理咨询。 辅导员出轨了他的妻子,误导了他的妻子,让她越来越自私。

我老婆患有抑郁症,这几年生活很拮据。 她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不做家务,也不关心孩子。 丈夫虽然知道她有病,但也无可奈何,心中充满了怨恨和不满。

心理咨询师通过对妻子的辅导,引导她一步步走出抑郁,慢慢找到活着的乐趣。

妻子在咨询中收获颇丰,心情也渐渐开朗起来,但对家务活还是提不起兴趣,每周四早上不管家事就去心理咨询。

丈夫对此非常恼火,指责辅导员:你一个辅导员,你怎么引导她的? 你让她只专注于寻找自己的幸福? 你自己做吗? 你怎么能这样

丈夫忘记了他的妻子是一个抑郁症患者,她病了,需要治疗。 他觉得心理咨询师的指导违背了他作为妻子的责任。

现实中的心理咨询师往往面临这样的不解。

其实,心理咨询的本质是心理咨询师利用自身独特的人格特点,为咨询师提供支持、理解和包容,与咨询师建立一种平等的、不受控制的、密切相关的关系。 性关系,并内化到咨询师的人格结构中。

心理咨询需要运用各种心理学理论和各种技术手段,心理咨询师也需要一定的经验积累。

但是心理咨询并不是有些人想的那样。

心理咨询不是心理咨询师纠正咨询师的错误观念

很多人认为咨询的人就是心理有问题的人。 心理咨询师是纠正咨询师错误观念的人。

这是对心理咨询的一大误区。

心理问题不一定是错误的观念造成的。 生活是复杂的,不是非黑即白的。

心理咨询师用一种中立的态度,引导前来咨询的人认识到自己应该做什么,如何去做。

即使咨询师的行为有违道德,心理咨询师也不可能把咨询室变成道德法庭,批评咨询师,责令他悔改。

如果面对婚外情纠缠不清的咨询师,虽然咨询师非常痛恨婚外情,但是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不会对咨询师持批评的态度,反而会 不支持也不反对,中立地帮助辅导员解决内心矛盾等心理问题。

只有在重大原则问题上,比喻涉及生命安全、恐怖活动等,才会有例外。

心理咨询不是改变,而是帮助求道者找到内心的答案

在生活中,有些求道者对心理咨询寄予过高的期望,认为只要 他们做心理咨询,一切都可以改变。

心理咨询不是万能的。 没有办法直接换求助者,也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解决。

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帮助寻求者实现自我意识,帮助寻求者做出改变的过程。

心理咨询的对象是求助者本人,而不是咨询者。

比如,心理咨询不能改变一个人的性格,但可以通过咨询调整一些观念和观点,从而达到自我成长。

同理,心理咨询不能使沉迷于游戏的人立即停止游戏,但可以通过咨询改变其想法,打开咨询者的视野,逐渐疏远游戏。

心理咨询师不给意见,做思想工作,灌励志鸡汤。 心理咨询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在咨询过程中,经常会有求助者要求心理咨询师给出直截了当的建议。 比如,“老公背叛了我,我该怎么办?” 辅导员不会给出自己的意见,而是引导求助者审视自己的内心,帮助求助者分析。 至于怎么办,就看求助者自己拿主意了。

心理咨询比较主动,就是咨询师主动寻求帮助,效果也需要咨询师的理解和努力,需要一定的时间。 它不同于感冒等身体疾病,只要服几天药,就能祛病好转。 咨询可能是一个较长的过程。

心理咨询不是传统的思想工作,也不是新潮的励志。 心理咨询更多的是心理咨询师的同理心,是一种真诚的接纳,是一种支持,是一种温暖的依赖。

心理咨询作为一门专业技能,重在帮助人们正视和调整自己的内心世界,提高生活质量。 但是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是无法通过心理咨询来解决的,心理咨询师有时也是无能为力的。

心理咨询师也需要在工作中不断成长。 只有内心强大,才能做好辅导工作。

心理咨询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