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好像很多妹子都在关注体重。 有些人总觉得自己胖,有些人总听说自己胖。 这两种声音可能会促使我们减肥,甚至采取一些不健康的体重控制行为。 然而,你真的胖吗? 其他人对吗?
其实,如果你觉得胖,有一部分是因为你的视力欺骗了你。 现在你可以拿一根绳子,把它放在桌子上,然后用它围成一个圆圈。 这个圆圈的大小就是你认为的腰围。 然后用卷尺量出圆的周长并记录下来,再测量自己的腰围。 将您认为的腰围尺寸与实际腰围尺寸进行比较。
你会不会发现自己的腰围比你的实际腰围还大? 不信你可以试试。 我们在女大学生中的实验表明,大多数人高估了身体某些部位的实际尺寸,尤其是当这些部位传统上用来判断一个人的胖瘦时,比如腰围和大腿围。 换句话说,你可能没有你想象的那么胖,很可能你只是认为你很胖。 不仅国内女大学生如此,外国留学生也是如此。
你身边是不是总有一个声音在说你胖? 他们的感受是客观的吗? 其实别人在判断我们的体重状态时未必准确。 有学者认为,大多数人似乎都是根据自己平时接触到的人的体型在脑海中构建一个“标准体型”,并以此“标准体型”为模型来估算他人的体重状况, 而估计值一般会向这个“模型”靠拢,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高估瘦人的体重,低估超重人的体重,只有平均体重的人的估计会相对更准确 . 研究甚至发现,医生有时很难通过视觉判断一个人是否超重。
自己的感觉不可靠,别人的判断也不一定客观。 其实,要判断你的体重状况,只需要用你的身高和体重来计算你的身体质量指数(BMI)就可以了。 公式:BMI=体重(kg)÷身高(m)2。
标准如下:体重过轻:BMI<18.5 kg/m2; 正常体重:18.5 kg/m2≤BMI≤23.9 kg/m2; 超重和肥胖:BMI≥24 kg/m2。 当然,是否需要减肥,如何减肥,也要咨询医生。
其实,除了实际的BMI之外,我们对自己体重状态的感受,还受到我们对体型的重视程度、对自己身材的接受程度、遇到的人胖瘦的程度,以及 甚至我们对体重的感觉。 当前的情绪可能会对身体肥胖和瘦弱的感知产生影响。 在大学生中,绝大多数认为自己胖的人实际上并不胖。 在下定决心减肥之前,掌握好自己身体的所有数据,听听医生的建议才是正道。 毕竟,饥饿不仅不舒服,而且不健康。 一不小心,事与愿违,就会“饿死肥”。
习惯了“饿”自己的人,除了吃多少,往往还要考虑什么不能吃,而这些“空腹”的往往是自己非常喜欢吃的东西。 在饥饿状态下,个体很可能会频繁地想起这些食物,并对这些食物充满渴望。 抑制这种渴望需要努力。 这种努力可以看作是一种心理资源。
心理学有一个基本假设,人类的认知资源是有限的,也就是说,当一个人想要压抑获取食物的冲动时,需要调动认知资源来做这件事。 在压力时期,人们需要认知资源来应对。 那么平时负责控制进食的认知资源就被调走了,吃喝就轻松了。 一般不节食的人,压力大时会吃不下饭,而节食习惯严格的人,遇到问题时往往会用食物来“安慰”自己。 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重量往往会增加而不是减少。
作者:刘双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硕士生;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二级心理咨询师王奎
来源:光明网-蝌蚪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