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活动,又称心理现象或心理因素,是心理过程和人格心理特征的概括。 心理过程由三部分组成,涉及我们对刺激的理解和接受、我们对刺激的态度以及我们对刺激的反应。
心理过程的第一个过程:是个体对外界刺激信息的接受和认知加工理解的过程。 这个过程也称为认知过程。 主要是描述我们对周围事物的认知过程。 简单的说,就是一种信息的接受和理解,从外界得到的信息是什么,它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在这个过程中,个体会利用自己的感官系统来感知和识别周围的信息。 例如,眼睛传递的信息是视觉信息,耳朵传递的信息是听觉信息,鼻子传递的信息是味觉信息,皮肤传递的信息是触觉信息等等。 这些个体信息通道传递的信息在我们的大脑中经过组织和处理后,就会整合成一个整体。 这个过程称为知觉过程。
对于个人来说,就是感知某一信息的全部,并对它有一个整体的概念和理解。 此时,对于接收到刺激信息的个体,所有的信息都会被整合成相应的概念进行呈现,并在大脑中产生相应的视觉图像,留下相应的记忆痕迹。 而这些记忆痕迹就是我们所说的心理痕迹。 这些痕迹往往成为个体记忆的一部分,经过加工处理后,会转化为我们内心的体验,并打包储存。 但是,在处理和存储外部信息的过程中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信息的丢失,这就是人们忘记或记不清一些细节的原因。
在记忆处理的过程中,首先个体对外部信息进行感官信息的注册,主要是通过我们的眼、耳、口、鼻、皮肤等感官系统进行信息注册。 个人而言,它会转化为短期记忆。 短期记忆经过复述提炼后,就会变成我们常说的记忆——长期记忆。
在此过程中,我们注册的信息内容会因个体资源有限而造成相应的信息丢失,即信息丢失。 长期记忆在不经常检索和使用时也会出现遗忘问题。 但是当我们检索存储的信息时,我们常常会再次意识到相应的信息。 而这个过程就是我们常说的回忆和再认。
在事件调查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对当时的事件进行回忆和识别,而要保证这种回忆和识别信息的准确性,就需要更加准确和关键的检索信息。 这就像小学生通过拼音和部首查字典的结果。 一个准确的信息就像查部首,可以直接定位到我们需要的信息,而模糊的拼音教唆只能得到一个模糊的概念和范围,更进一步的精确需要我们去一一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