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隐入尘烟》的男女主人公是孤独的,但当他们走到一起时,他们的生活略有起色,却以悲剧收场。 故事很感人。 除了对弱势群体的同情,还有主人公点亮悲惨世界的积极态度。 再苦再苦,哭过笑过笑过,也许就是生活的写照吧。
我们从心理上分析一下主人公的心理活动,看看如何在苦难中点亮生命的微光?
先来看马友铁。 他和哥哥、嫂子一起做“长工”。 有没有办法”,满足于谦虚地生活,同时心地善良、勤劳、有韧性、有能力。
三观的表达方式就是做事方式,沉默寡言 、听天由命、回避反抗,比如对哥哥嫂子的服从、对输血的服从、对村民嘲笑的服从,这就是“好老头模式”。
待人之道也是“老好人模式”,与人为善,不与人争锋,“你对我怎么样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要做好 对你”,不要为你的权利而战,只是相处。
这是人类自我保护的本能,也是自我定位的无奈,“不然还能怎样”?
只有遇到曹桂英之后,互相同情,互相关心,激活社会关系的需要,激发责任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马友铁才有点不一样。
在表达方式上,除了耕种盖房、给曹桂英买外套、借鸡蛋孵鸡等比较积极的行为外,还有很多积极的言语交流。
更难得的是还可以幽默的表达,比如跳水沟洗澡,笑自己被骂的故事,讲村民笑把女人放进去的笑话 他们的腰带,并付诸行动。
苦难生活中的自嘲与幽默,就像沙漠中盛开的美丽花朵。 这也是在原有表达方式的基础上,新表达方式并存的美妙之处。
五种表达方式,疾病、行为、情绪、言语、幽默。 后两者无疑是健康的,甚至能够在情感上表达也是心理健康的表现。
例如,曹桂英在麦田帮忙装车时多次摔倒,被马友铁情绪化、不满地投诉。 有时候情绪的背后是无奈的期待。
难得的是,马友铁随后自嘲认罪,让曹桂英上车,还暖暖守着他的“窝”,难得他上车,一边开车一边 在旁边,充满活力。
可见,马友铁的三观是正面的,“我可爱,别人值得信赖,世界美好”,但这些都需要在现实中表达出来,关系也需要存在。 需要对象表示。 曹桂英死了,意味着马友铁失去了可以随意表达三观的天地,他的人生也就没有了意义。
这颇为“钟子期遇伯牙”的故事。 知己。
故事的启示是,生活可以很艰难,环境无法改变,但心态可以改变。 准确的说,你可以尝试与积极的表达观点的方式共存,最终可能会增加你积极的三观世界。 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