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我国第三期心理健康蓝皮书。 书中发布的《2022年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覆盖山东、河北等31个省(区、市)近8万名15-26岁大学生。
报告显示,总体而言,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生活满意度较高。 但是,大学生的职业规划、生活方式和恋爱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还存在问题,需要引起更多的重视。 其中,不同学校、不同户籍、不同学段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较大差异。 例如,城市户口大学生抑郁和焦虑的风险显着高于农村户口,重点高校学生抑郁和焦虑的风险也高于非重点高校学生。 由此可见,大学生自我期望压力与其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从成长环境来看,城市大学生和重点院校本科生受城市环境的影响,更能深刻体会到“好学成才”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容易 把学业成绩作为人生成功的重要标准,甚至是“唯一”的出路。 高学术投入的背后是高期望。 学业的成败,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喜怒哀乐。 由于对学业的高度重视,这些学生感受到了更大的学业压力,时刻担心学业失败对自己未来发展的负面影响,承受着学业压力和未来发展的双重焦虑。
心理健康是人生幸福的基石。 但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学校或家庭的独立工作,也不是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任何阶段的特有教育。 以培养身心健康的人为目标,要求家校共同教育,学校各个阶段的持续融合教育。
学校要充分发挥教育的主体地位和专业作用。 首先,要根据个体心理发展规律和时代特点,针对个体不同发展阶段的重点,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把正确价值观、科学自觉、个人情感、人际关系、恋爱关系、职业规划等问题,突出在科普教育的重点阶段进行重点引导。 二是学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例如,对学科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持续培训,提高教师的心理教育意识和引导学生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科教师促进心理健康的作用; 配备专业心理健康教师,开设心理课程,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了解心理健康状况,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坚持按期开展心理健康课程和活动,确保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形成育人合力,提高教育效果。 家庭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是潜移默化而深刻的。 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家校同向的方向。 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始于个体的诞生。 因此,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学习孩子的心理知识,了解孩子在各个阶段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心理需求,并以此进行积极的引导,可以从小帮助孩子的心理发展。 健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父母也应该对孩子保持合理的期望。 已有多项研究表明,家长过高的期望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尤其是过高的学习期望,不仅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压力。 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同时,家长也要引导孩子充分、合理地认识自己,对行为的成败做出合理的归因,让孩子看到成长的力量。 引导孩子及早养成做事有计划的习惯,进而适时制定职业规划,明确成长目标,避免盲目厌烦。 此外,家长还应注意家校沟通,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通过家校合作帮助孩子成长。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国家高端智库教育研究中心科研助理)
《中国教育报》2023年3月29日第2版
作者:汪小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