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国大学生总数将突破1000万。 同时,随着人们逐渐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开展心理健康的研究和教育成为高校的当务之急。
近年来,许多高校都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和实验。 其中,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交叉学科重大创新规划平台首席专家于国良教授和A教授的研究团队对心理健康问题做了系统分析。 实验时间跨度从2010年到2020年,整整十年的实验数据分析,目前已取得相关研究成果。 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总检出率为18.9%。 心理健康问题分为内化问题和外化问题。 之间的区别。
就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和发展情况来看,总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抑郁、睡眠问题、自残、焦虑、自杀念头和自杀未遂 . 其中,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睡眠、抑郁、自残、焦虑、自杀意念、躯体化、自杀未遂。 从近十年的实验数据分析不难发现,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严重不佳,目前甚至没有好转的趋势。 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我们需要关注的。 心理健康教育也需要进一步加强。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任重道远。 近年来,各大高校纷纷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高校开拓创新,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意识。
完善心理委员制度,加强心理委员培训,促进心理委员对心理知识的掌握和了解,通过心理委员关注班级学生的心理状况, 加强心理委员与学生的沟通,全面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成立心理互助小组,发起心理健康主题班会,让学生在小组或班会上交流心声,分享自己的问题和困惑,老师耐心细心引导辅导,缓解学生心理障碍 情绪。
高校要加强宣传,让每个学生都知道有心理健康中心,以及心理中心心理咨询的开放时间、心理咨询热线、预约方式等。 丰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拓展活动和实践活动,增进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掌握和了解,促进学生掌握心理自愈之道。 建议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安排心理教育专业的教师,引导心理教育专业的学生参与中心的管理,师生共同努力,帮助更多的学生。
新生入学后安排心理健康调查,为全体学生建立个人心理档案,进行初筛,重点对心理健康问题严重的学生进行精准帮助,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及时干预 可能的。
大学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个体身份形成的时期。 这个时期,大学生会对自己的核心本质产生强烈的好奇和质疑,努力解决心中的问题。 寻找答案的过程,将过去与他人建立的关系与未来的志向相结合,是自我整合的关键时期,正确思想和价值观的引导至关重要。 这就需要广大青年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从勤奋、修德、明辨、廉洁等方面做起,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基本准则,勇于走在时代前沿, 做先锋、开拓者、奉献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青春期是人生的“拔节萌芽期”,最需要细心的引导和培育。 教师要加强对大学生正确思想价值观的引导。
心境广阔,远非大海星空所能比拟。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多种多样、错综复杂。 这就需要我们从综合的角度来看待心理问题,找到问题的本质。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大学、社会、大学教师通力合作,共同努力:关心学生的成长变化,及早发现和干预学生的心理问题,教育有识之士。 心,培养出有担当、有担当的新青年。 (作者:鹰潭职业技术学院吴娥英)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