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逆反心理的原因探究

经常听一些青春期少年的家长发出这样的感叹:

1、孩子越来越大了,也越来越不听话,有时你说几句话,他(她)们总会有理由反驳你,并且让你没有还口之力。

2、我只要给孩子一说话,他(她)就烦躁不安,有时转身回到自己的房间,关上门,不理你了,你说我养活他(她)这么大,我做错什么了?

3、我孩子经常信誓旦旦地保证,我一定会努力学习,因为他不再小孩子了,可是他连三天半都坚持不了,就又开始懒惰了,我可怎么办呢?

4、我偶尔从别人那听到孩子对我们的评价,竟然说我们对他不好,他非常反感我们。我们对孩子有这样的想法非常伤心,但是又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子。

5、我发现孩子对你的态度远比我们好多了,有什么心理话都和你说,甚至还想和你称兄道弟的,韩老师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青春期逆反心理的原因探究

每当听到家长类似的倾诉,我就对家长说:问题从表面现象来看,是你仍把孩子当小孩子(儿童)对待,你每天不厌其烦地叮嘱孩子,或者按你的意愿去要求孩子这做做那,孩子肯定反感,因为绝大部分孩子进入青春期后都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所不同的是很多孩子缺乏坚持做事的目标、毅力、决心和方法,大都半途而废了。面对曾经努力过的孩子,你去指责他,埋怨他,甚至打骂他,孩子能不产生逆反心理吗?

当然,简单的几句话,只能让家长从表面了解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如果想家长想清楚逆反心理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你就必须要静下心来,暂时放下焦虑与不安,与我一起来共同研究逆反心理的成因。

今天我们探究的专题是:为什么青春期少年不再愿意让人把自己当做小孩子看呢?下面我就详细和家长们分析一下。

青春期逆反心理的原因探究

一、家长们忽略了青春期少年向成人过度的这一个阶段

很多家长经常在孩子走向社会后才把孩子当做成人来看,在这之前,基本上没有在童年向少年,少年向成人过度的阶段认真去关注孩子们的心理成长,这就导致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只能通过自我发现的方式去关注自己。

可以说,正是由于家长不懂孩子如何成长为成人的,才导致和青春期少年经常发生这样或者那样的亲子矛盾和冲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家长必须要清楚,我们教育孩子的最终目标是要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独立意义上的人——也就是成人。如果家长不清楚用什么途径、用什么方法和手段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培养,那肯定是很难理解孩子逐渐走生理与心理成熟的过程。

很多家长之所以认为青春期少年还是小孩子,大都认为孩子在经济上依赖于自己的供养,从社会经验,人生经历上还有很大的欠缺来做评价的,有这样的想法的家长占相当大的比例。而家长常常把自己对孩子供养做为让孩子老老实实听话的理由,如果孩子和自己顶撞,甚至是不按自己的安排来行事,那就会让家长非常愤怒,甚至难过和伤心。比如当家长看到孩子连自己的话都不听,学习也不好,言语粗鲁,做事自私等,还常常造成家长有一种心理挫败感,认为自己是不称职的父母,感觉孩子这辈子没有什么指望了。

说到这里,我想告诉家长,导致孩子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根源恰在家长身上,因为你把少年向成人过度这个阶段必须要做的教育准备工作给忽略了。如果你不做这方面的教育准备,对孩子来讲,肯定不会接纳你原有的教育模式,而你也不会接受孩子把自己当成准成人的想法。

青春期逆反心理的原因探究

二、家长不要忽略了教孩子学会做成人这一环节

我们说长大成人,就是让孩子准备以完全合格和完全平等的身份生活在成年人中间。这种准备必须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家长要清楚,你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你应该教孩子怎样做成人应该做的事;另一方面家长要引导孩子,让孩子学会适应社会规则,了解有关法律,处理好人际关系等。为了让家长清楚为什么要教孩子学会做成人?我们就必须要站在少年的立场和角度去进行分析。

青春期逆反心理的原因探究

视角一:青春期少年已经拥有成人感的意识

这种成人感的意识是在什么基础上产生的呢?

一是少年的身体发育和性的成熟。在青春期少年看来,他们自己的身体变化无论在周围的人眼中,还是在自己眼中都使他客观上变得比较像个成年人。你想,具备了身体条件,孩子没有理由把自己当成一个大人来看吗?

二是少年日益增长的独立能力。青春期少年的独立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经常可以看到他们三五成群,或者自己单独去上学,或者搞活动,或者自己单独思考做事等。当少年们独立做事的时候,心中必然产生一种成人的意识感,他们会想:这有什么,大人们能做的事,我也会做,可能在某些方面我比他们做的更好呢。

三是少年开始把自己和成年人做比较。在很多家庭里,青春期少年都可以帮助家人做事,或者参与家庭问题的商讨。这对于少年们说,无疑会让他们下意识把自己的思想和成年人做比较,此时他们发现,原来大人们考虑的问题,我们也可以想到的。有的孩子甚至还会把父母做不到的事做为充足的理由,以此证明自己比父母懂的还要多,这样一来,少年们通过比较会坚信自己已经具备了成人的思想和能力了。

青春期逆反心理的原因探究

视角二:青春期少年不再把自己当儿童来对待

在很多家庭里,家长都常常犯这样的观念上的错误,比如总拿过去对儿童的那一套来要求少年,这样做就完全会破坏少年的成人感。

一是少年想要自由。在青春期少年看来,成年人都是独立的人,他们的行为往往不受监督和限制,可是自己却每天不能这样做,也不能那样做。这就导致只要家长去按自己的想法去约束少年,他们对成年人的态度就变得非常敏感,经常产生会产生一种过去不曾有过的委屈情绪和反抗心理。

二是少年维护自尊的意识越来越强烈。如果家长细心观察的话,会发现如果你当着别人的面给少年提意见,他会变得越来越不耐烦。这种现象就源于少年的自尊被家长触动了,少年会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小孩子了,不容压制、不容贬低、不容剥夺自己的独立的权利。这时家长会听到一些少年常这样说:

“我自己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干什么事。”

“和谁交朋友,这是我自己的私事。”

“你没有权利干涉我。”

“你没有权利禁止我这样做。”

从少年的这些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少年越来越多地对自己说“可以”,而对成年人则越来越多地说“不许干涉我”,他们力图逐步限制成年人的权利,不断扩大自己的权利。说到这里,我想家长们开始明白了,原来你经常禁止孩子的事,才是造成亲子矛盾和冲突导火索。

三是少年希望成年人改变对他们的态度。很多家长在孩子进行青春期后,仍然在不断地包办代替孩子,可是操了半天心,家长忽略发现自己费力不讨好。其实,少年们此时已经不希望父母像过去对待儿童的那一套来对待他们。少年们希望家长信任他们,尊重他们的自尊心,给他们以独立性。

四是少年希望获得平等沟通的话语权。在很多家长里,传统家庭教育观念常导致青春期少年在家里没有发言权,父母全然不听孩子的意见,或者倾听孩子的诉说,这种一言堂式的单方面沟通方式,很容易让少年们逐渐失去与家长对话的耐心和兴趣。话语权不能平等,必然导致家庭地位的不平等,面对这种不平等,往往是少年们反抗家长的主要表现形式。

青春期逆反心理的原因探究

视角三:青春期少年在试图打破对家长的依附关系

很多家长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那就是孩子是我生的,我养的,你必须要听我的安排,如果你不这样做,我就会非常生气。可是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家长突然发现,不管你如何生气,少年全然不理你那一套,你不是愿意生气吗?你生你的气,我做我的事。这让很多家长误以为孩子非常自私,冷漠。如果家长真的拿这种心态去面对青春期少年的话,你和孩子肯定经常会发生亲子矛盾和冲突。

一是少年试图打破过去那种与家长的关系。过去少年处于儿童期时,对家长的依赖之心是很强的,每天看不到父母会想他们,做不到的事会找父母,不懂的问题会问父母,想穿的衣服会朝父母要,想吃什么饭会和父母说等。可是现在完全不一样了,随着少年们不断学习,自然和社会知识拥有量正逐渐超越家长。此时,少年们开始逐渐追求一种新的独立平等关系,以希望代替过去那种依附关系。可是家长们常常怎么做的呢?很多人完全没有预料到孩子会有这样的想法和做法,仍然固步自封,没有成为改变关系的主动者,相反很多家长反对少年的这种改变,说到这里,家长们终于明白你的观念和做法是导致亲子矛盾和冲突的制造者了吧。

二是少年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可以说,在很长一段时长里,少年与家长的旧关系与新建立的关系是同时并存的。这并不难理解,少年的能力是一个缓慢提高的过程,慢到几乎让家长看不到这些细微的变化。比如很多少年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尽管表面上模仿成人的方式去想问题,看问题,做事情,可是真正像模像样地按成人的方式做事,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长去学习,去积累经验,去不断提高。而当很多少年有高估自己的能力时,常常会受到家长的质疑,甚至看到少年做不好某事时,家长便会拒绝他们继续做下去。这样的拒绝或者阻断,也常常会发生亲子矛盾和冲突。

三是少年对自己所处的地位和家庭关系认识不足。对于很多少年来讲,常常在做事时,不去考虑如何用父母能接受的方式,来改变父母对自己的态度,这种盲目的做事行为,常常让父母摸不清头脑,自然会使两者各说各话,都认为自己非常有理。同时少年由于自我意识非常强烈,常常不去考虑自己在经济上仍需要父母的全力保障,如果少年有自己的消费和购买的需要而又不得到家长的支持时,这时少年常会显得郁闷甚至对父母产生一种怨恨和不满。最后少年们还忽略了一点,如果青春期之前,父母没有培养过他们的好习惯,独立意识以及良好的时长观念等方面的能力,此时做事肯定会处于一种无序,甚至是不自觉的状态,这必然要引起父母的干预,而此时家长从少年身上得到的最直接的反应,就是少年嫌父母管的太宽,管的太多。

青春期逆反心理的原因探究

三、家长必须要理性面对亲子冲突

如果家长仍然把少年当成小孩子一样对待,在平时的家庭生活,孩子的学习方面肯定会亲子矛盾和冲突。面对这种情况,家长必须要认真反思了,你的家庭教育观念是否出现了问题?你和孩子的角色关系是否恰当?你和孩子说话的态度和语气是否让孩子不能接受?等等。

青春期逆反心理的原因探究

视角一:家长必须要学会接纳少年的言行

经常看到很多家长看不惯青春期少年的言行,动不动就挑孩子理,这种现象就是家长缺乏尊重少年,缺乏对青春期生理与心理的了解,并没有从内心深处认可他们所处于的成长阶段。当少年们感觉家长不能接纳他们的行为时,常常会显得非常孤独,在家里会变得非常不开心,一旦因为某事和家长发生矛盾时,少年们常常会把情绪不管不顾地发泄出来,既伤害了父母,同时也伤害了自己。

所以,请青春期少年的家长一定要正视孩子,摆正你的心态,因为你的这种态度首先和你教育这种年龄的孩子的任务本身是相矛盾的。可以说,你的这种态度直接阻碍了少年的社会成熟化的发展,而不是支持这一发展,促进这一发展。与此同时,家长的教育观念和亲子沟通方法,也对少年对自己的成熟程度的认识和希望得到新权利的心理相矛盾。

这里请家长要注意,改变亲子关系的主动权在你手里,而不是在少年的手里。你只有改变了原来的旧观念和把少年当儿童看的态度,你才能心平气各地扮演好父子(女)、母子(女)的角色,扮演好朋友的角色,扮演好师生角色。如果家长这么做了,你会让亲子关系越来越融洽。

青春期逆反心理的原因探究

视角二:家长的呆板固执会导致亲子矛盾加剧

在很多亲子矛盾比较突出的家庭里,常常会看到家长非常固执,想什么就是什么,很难去为孩子做改变。而越是这样做,越可以看到亲子关系紧张程度在加剧。如果家长想固执地把少年当成儿童关系来看,肯定会遇到少年的反抗,这种反抗会持续整个少年的青春期阶段。

所以,家长必须要改变自己的呆板和固执,已避免你的固执会加剧少年的固执脾气,让两代人的关系出现裂痕,直至出现代沟。面对这种紧张的亲子关系,家长还应该有一种危机感,因为很多家庭的亲子矛盾和冲突,常常会导致少年个性畸形发展,比如有的少年偷拿家里的钱财,有的和家长吵闹完后去外面打架发泄,有的跑到网吧长时长不回家,有的和同龄的辍学少年混在一起,有的甚至是长期离家出走等等。

面对上述这些后果,请家长要认真反思自己了,如果你想做一个称职的家长,你就必须要学会自我改变,改变你的家庭教育观念,尊重孩子的个体独立,尊重孩子的家庭平等权,和孩子尝试做好朋友式的关系。只有这样,你才能重新获取孩子对你的信任,把家当做爱的港湾,不再感受心的孤独。

青春期逆反心理的原因探究

视角三:家长的独断专行会给青春期少年树立负面的榜样

我在做家庭教育咨询的过程中,经常接到家长的反应,说自己孩子在家和自己对着干,在学校和老师对着来,在校内外打架,有时欺负弱小等。面对这些现象,我会提醒家长,这与你平时在家里的独断专行有密切的关系,因为家长或者老师的独断专行会引起少年的个性压抑,甚至是屈辱感。当他们压抑久了,便会对家长,对老师,对环境进行报复。如果机会允许,常可以看到一些少年向弱小者进行“情绪发泄”。

可以说,在应试教育的今天,很多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少年,身上大都带着一种压抑的情绪,因为在家里常因为成绩不理想,不愿意学习而受到家长的指责,在学校里因为不遵守纪律,拉班级成绩的后腿而受到老师的白眼。这样一来,就会逐渐让少年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伤害,有时明知道自己做的不对,是要受罚的,但是他们也偏要这样做,有意蔑视他所熟悉的规则和要求。

其实,在这些少年的身上,恰是家长的“负面榜样”在起着作用。青春期少年在家长教育他们的方法中学会了“统治”手段,要以此来证实自己的力量。当少年欺侮弱小的无力反抗的孩子时,会企图向人证明:我是强有力的,我能凌驾在别人之上,而不只是一味服从别人。可以说,有这些现象的少年,在使别人痛苦、伤害别人的方法证实自己的力量和优势。

青春期逆反心理的原因探究

视角四:家长过度束缚青春期少年会产生不利后果

在很多传统观念家庭中,家长经常会把本属于少年的权利和自由人为剥夺。比如在一个家庭里家庭规则缺失,家长随心所欲给孩子设定行为准则,这会导致很多少年逃避家长设置的种种随机限制,出现诸如撒谎、弄虚作假、看家长脸色说话等。

如果说开始时,少年的这些不好品行还可以看做是对家长的限制给予被迫回击的话,而当时长久了,这些品行会逐渐定格下来,成为少年的“第二天性”。在通常情况下,家长的过度束缚,而孩子又自我意识比较强烈,逆反心理很强时,一些少年会体现出孤僻的性格,并且时长越久,这种孤僻表现的越明显,这会影响少年将来走向社会,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过度的束缚,会让青春期少年从内心深处感觉家长的不公正,甚至还会感觉老师的不公正,在他们内心深处会感觉非常委屈,内心陷于完全的孤独,常常感觉自己非常孤单。一看到父母,就会感觉父母根本不能理解别人。所以,家长的一切要求、意见和讲的话,少年们都会不假思索地立刻加以拒绝。对于家长来说,没有比这种情况更糟糕的了,常会让家长感觉束手无策,无能为力。如果这时再去谈家长对青春期少年的教育,根本就不可能做到。

青春期逆反心理的原因探究

视角五:家长的反复无常让青春期少年缺乏做事的耐心和毅力

经常看到一些家长在少年的教育的原则上反复无常,今天可能心情不错,允许少年去做,明天则因为孩子成绩不理想,或者自己心情不好而禁止孩子去做。这种做事原则缺乏连续性、一贯性的做法,有时会让少年感觉自己是处于压力之下专心去做。

家长这种缺乏原则性的对少年的态度,往往会导致少年在做事,在学习,在对人方面根据家长的态度、情绪,以及因人而异。如果家长盯得紧了,少年便会假装很认真去做,如果家长不在跟前,可能就会随心所欲做事,完全不会考虑到事情的后果。比如学习,一旦家长不在身边陪伴,少年便会边学习边玩儿,或者拿同学的作业去抄袭,以应付了事。

透过青春期少年的行为,可以反馈家长身上存在的问题,比如平时家长缺乏良好的习惯,比如家长缺乏情绪管理的能力,比如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比如家长平时对自己言行举止随意散漫、比如家长缺乏持之以恒的做事毅力等。这些都会让少年看在眼中,潜移默化地加以效仿。如果家长看到少年这样做事,你去指责孩子,可能你的话对孩子几乎不起任何积极的作用。

青春期逆反心理的原因探究

视角六:家长要关注青春期少年的情绪变化

很多家长在教育青春期少年的时候,没有自己的主张,而是道听途说,别人说严管好,自己就不加以思考地对孩子严格要求。别人说要对孩子严格加以监督,自己就会不做分辨地监控孩子。这样做,其实根本无助于建立良好的亲子沟通关系,虽然有时家长可能会从表现上看,在某一个阶段少年会言听计从,不那么暴躁,不说一些粗野的话,不固执已见,不顶嘴,甚至有时表现沉默寡言。但是,家长的这种做法往往并不能从思想上真正解决问题。

正如一个少年所说:“和他们说话,像对牛弹琴,我说也没用,反正说明服不了他们。”从这个少年的话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家长的强势做法,让孩子已经失去了对父母最起码的信任。

有些青春期少年为了避开与父母的不愉快谈话,可能做一些不小的让步,但是内心深处却并不赞同父母的意见,或者做法,等到他自己去做事时,还会按着自己的想法去做。

为了解决少年对家长的不信任问题,就需要家长首先信任孩子,在平时的亲子沟通中要认真去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然后以适当的语气去和孩子交流,既而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然后一起坐下来,做认真的,理性的交流,让孩子的心愿得到满足,再通过鼓励与肯定,让孩子感觉自己的努力得到了父母的认可。我想,这样一来,亲子关系就会相对要和谐多了。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想对家有青春期少年的家长可能会有或多或少的启发。当孩子刚进入青春期时,你必须要着手去建立新型的亲子关系,让自己的改变和适应促进孩子的角色过度——从少年走向成人。如果家长非常理性的话,清楚青春期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不再把孩子当做儿童来面对,而是真正以平和的心态去平等地面对处于青春期的孩子,那么你的尊重、理解、支持、引导和宽容,将会得到孩子的极大信任和尊重,你的教育无疑将会变得更加省心、省时和省力。

青春期逆反心理的原因探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