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远方”和“眼前的苟且”,真的不能并存吗?

近日,一位朋友向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她觉得自己好像被生活劈成了两半,一半是“慵懒而文艺,理应无所事事的少女,过着那种极度悠闲,读诗幻想的生活,今朝有酒今朝醉,哪管明日是与非的我”,另一半是“在大学里做着团支书等等各种团学工作,似乎就是传说中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我”。安静的看书的时候,一瞬间会觉得这是不是浪费时长,它不能让我有所实际获得;可当被叫去开会,被迫打断自己的事情的时候,又觉得太委屈,我明明不想这样啊!在她的世界里,一个叫嚣着生活的面包,一个呼唤着梦想的明月。她不知该如何做出取舍与妥协。

文/曹怀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这段话道出了当下很多大学生的心声。对于未来生活,他们通常都有一整套憧憬与幻想,在我的私信中,最常看到的是“有一份高薪而稳定的工作,充足的业余时长,养一条狗或猫,和爱的人一年出去旅行好几次”这样的未来生活模板。但从憧憬与幻想中回归时,眼前却是一片苟且:念着不知道管什么用的书,拿着几千块钱的薪水,考试、加班……忙得晕头转向却看不到远方在何方。于是,他们很痛苦。

“诗与远方”和“眼前的苟且”,真的不能并存吗?

这痛苦是如何产生的?

我觉得,首当其冲的原因是他们没意识到画面般理想与琐碎型现实之间的割裂,也没建立起连通二者的桥梁。那样的理想生活是不可能脱离琐碎现实而存在的,因为人总要面对柴米油盐、衣食住行这些事,大多数人不是大富大贵之家出身,无法不考虑这些现实的问题。更何况,这样的画面般理想实际上并没有夯实的基础和丰富的内涵,它只是一种看起来很美的生活方式,人以这种方式生活,满足的其实是自己刻奇的心理,一种演出自己理想生活的幸福感。只要时长一长,“演出”的新鲜劲儿一过,现实的压力和空虚带来的焦虑马上就会席卷而来,让你怀疑自己的理想。而这时,如果我们并没在现实中真正找到自己的价值立足点,并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那么就会益发矛盾、恐慌。

“诗与远方”和“眼前的苟且”,真的不能并存吗?

所以,我们要努力让自己明白,理想不能只是一张美丽的画儿,我们不是要去做一个画中人陶醉自赏,而是要让理想落到实处,让自己看的书能丰富充实三观、让三观能够引导自己更好地工作生活、让工作生活逐渐接近并成就自己的理想,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诗与远方并不与柴米油盐矛盾,活在琐碎中与活成画片同样是可悲的,它们的底色都是找不到自己的空虚茫然。所以,找到并践行自己的人生意义,这才是真正笃定的生活之道。

“诗与远方”和“眼前的苟且”,真的不能并存吗?

作者简介:曹怀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咨询实践超千小时,主擅领域包括婚恋情感、人际交往、两性心理、人生规划、家庭关系等。自2011年开通新浪微博以来,粉丝六万多人,坚持定期回复私信,无私为近六千名求助者提供咨询,咨询解答超千万字。《婚姻与家庭》杂志特邀专家,多家媒体签约撰稿人。

微信公众号:心理咨询师曹怀宁(caohuaining)。

新浪微博、知乎、投稿:心理咨询师曹怀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