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是一门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是一门让人变得更聪明的学问,也是一门非常实用的学问。不过,要想利用好心理学,必须有一个前提:你得了解心理学。正如我们常说的,要“行”,必须先要“知”。“行”和“知”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但是只有先“知”,才能后“行”。从这一点上来说,要想把心理学当成一种工具,拿起来就用。
“鸟笼效应”起源于一个故事
1907年,近代杰出的心理学家詹姆斯从哈佛大学退休。同时退休的还有他的好友、物理学家卡尔森。一天,俩人打赌。詹姆斯说:“老伙计,我一定会让你不久就养上一只鸟。”
卡尔森笑着摇头:“我不信!因为我从来就没想过养一只鸟。”没过几天,恰逢卡尔森生日,詹姆斯送上了礼物——一只精致的鸟笼。卡尔森笑着收下了:“我只当它是一件漂亮的工艺品。”
从此以后,只要客人到访,看见书桌旁那只空荡荡的鸟笼,他们几乎都会无一例外地问:“教授,你养的鸟什么时候死了?”卡尔森只好一次次向客人解释:“我从来就没有养过鸟。”然而,这种回答每每换来的却是客人困惑甚至有些不信任的目光。
最后,出于无奈,卡尔森教授只好买了一只鸟,詹姆斯的“鸟笼效应”奏效了。
有鸟笼就应该有鸟,如果没有,就只有两种情况:要么就是鸟跑了,要么就是鸟死了。
如果主人说从来就没有养过鸟,绝大多数人都会不信,这是很多人都有的惯性思维。
所谓的惯性说白了就是一种想当然的做法:看到一个男的和一个女的在一起,我们就会想当然地认为他们是两口子;同样的道理,我们看到一个人非常努力地去做某件事情,我们就会想当然地认为这件事情对他来说非常重要……
很显然,这种想法并不一定正确,就如卡尔森所遇到的事情一样:自己确实没有养过鸟,仅仅只是一个空鸟笼而已,但是别人愣是不相信自己。从中我们就可以看出鸟笼效应的可怕性。这种可怕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让自己掉入自以为是的魔圈之中。如果你总是认为自己所看到的事情和自己所想的是一样的,很可能就会出现自以为是的错误。有鸟笼的人并不一定都是养鸟的,很多人仅仅是喜欢这个鸟笼而已。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犯一些低级、幼稚的错误,往往就是因为我们自以为是。
-
不相信别人的建议和说法。因为你在看到这件事情的时候,已经先入为主,有了自己的想法,这种想法就会占据你的思维,以至于别人再说什么的时候,你就很难接受和相信了。其实我们都知道,很多时候别人的建议和说法是正确的,如果我们排斥这种想法和建议,势必会造成失败的结果。
由此,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所看到的那么简单,只有我们全面、客观地去了解这些事情,才能得到事情的真相,才不会陷入自以为是的陷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