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我,怎样看待人性的弱点—惰性?
文/曹怀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斯科特-派克在他的著作《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中说过,懒惰和逃避应该被添加进七宗原罪之列,可见惰性对人心智危害之深。很多人饱受惰性之苦,他们发现自己因为懒惰而错过了考试的复习,错失了升职的机会,错待了每日的光阴,将大好时长浪费在玩游戏、刷手机上,直到问题迫在眉睫了才痛悔不已。很多人面对自身的惰性,第一件会做的事就是痛责自己,在心里历数因为懒惰而犯下的种种错误,导致的重重恶果。在这样的心灵拷问与鞭笞之后,他们一般会给自己制订出新的规则与目标,要求自己洗心革面,明天开始精神抖擞,重新做人。
但结果会怎样呢?大部分的人可能会斗志昂扬几天,然后又渐渐滑回原先的轨道,接着逐渐积攒焦虑,直到下一次的情绪爆发。他们会悲哀地意识到,自己一直在一个负面循环中强迫性重复,难以自拔。
惰性究竟是怎么来的?
我觉得惰性有其两方面的成因。第一是在长期与外界的互动中逐渐习得的。
如果一个人长期从外界接收指令与推力,很多事都需要他人督促才能完成,那么他渐渐就会形成一种相对被动的行事方式,难以做到自律。因为他的内心已经习惯了在无外力监督或施压的情况下给自己“放假”,这种长时长养成的习惯具有强大的惯性力量,会使人在第一时长内做出这样的选择,如果违逆它,内心就会隐隐产生疲惫不快的感觉。因此如果我们想要改变它,就要有长期抗战的准备,毕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改变长期养成的习惯,我们非得要持之以恒地一点点改变不可。这时,我们要制定的计划绝不能大而全、一步到位,而是要一天天加码,并可通过各种方式保证实行的那种。刚开始时的扭转是最难的,但只要度过了最痛苦的磨合期,新的习惯力量就会开始对抗旧的力量,而且由自律而产生的正面效应和自我肯定也会成为越来越强大的动力,使这个正向循环越转越好。
惰性的另一成因是个人内心面对外部世界的无力感。
人无时无刻不在对外部世界进行衡量与评估,并根据自己的评估结果来调动行为。如果我们感到,面对某一事物我们个人的力量太过渺小,根本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时,我们就会“望洋兴叹”,心生“蚍蜉撼树”的可笑感。千百万年的进化使得人不会允许自己白白浪费精力去做一些无用功,我们会放弃这个目标,转而追求下一个目标。但有时,我们的理性意识层面认定了当前这件事是我们必须要做的,比如一个大四毕业生认定自己就该考上公务员,否则未来就没前途,一个职场新人认定自己就该赶紧熟练掌握工作,不然就会在竞争中落败。但他们在现有的环境和条件下,却感到难以实现自己的目标,或不知道该从何入手。这时潜意识会本能地让他们放弃,但意识却死咬着不松口,他们又因为惰性鼓不起足够的勇气与动力去从最根源处开始研究,尝试解决问题。那么在这一拉锯的过程中,惰性就会因着逃避的需要而越发被放大,越难受就越想逃避,越逃避就越懒惰,而越懒惰就越难受,由此陷入恶性循环。
因此,在这时,我们要么打开自己的思路,去寻找是否还有其他努力的方向,要么静下心来好好研究、解构眼前的问题,从根源上去尝试做努力,这样才有可能慢慢清除掉惰性滋生的土壤,让它无处生长。
作者简介:曹怀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咨询实践超千小时,主擅领域包括婚恋情感、人际交往、两性心理、人生规划、家庭关系等。自2011年开通新浪微博以来,粉丝六万多人,坚持定期回复私信,无私为近六千名求助者提供咨询,咨询解答超千万字。《婚姻与家庭》杂志特邀专家,多家媒体签约撰稿人。
微信公众号:心理咨询师曹怀宁(caohuaining)。
新浪微博、知乎、投稿:心理咨询师曹怀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