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因就业压力而产生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日趋增多,就业心理的调适成为高校心理咨询的重要内容之一。平时,很多学生常把一个词挂在嘴边:郁闷,其实郁闷在心理学上就是焦虑的代名词。在就业的初期阶段,最突出的问题是目标焦虑,即现实能否达到心理预期值。
毕业生在求职择业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几种心理问题,大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心理知识,并进行适当的调整及合理的宣泄。
就业制度改革拓宽了毕业生的职业选择面,但对部分大学生来说,职业选择自由度越大,择业心理压力便越重。有的同学面对用人单位严格的录用程序而感到胆战心惊;有的因性别、学历层次等不敢大胆求职;有的因自己学习成绩不佳烦恼;有的因自己能力不高而紧张。此外,也有部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希望一蹴而就,或幻想无须付出多大的努力就能得到称心如意的工作,但在实际中往往事与愿违。正是因为害怕失败,大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会出现焦虑和烦躁不安甚至恐惧的心理。就业过程中的过度焦虑, 如不能在一定时长内化解, 则会严重影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给求职带来不必要的困难, 甚至造成择业失败。
要克服焦虑、急躁的心理,就需要打破事事求稳、求顺的想法,增强竞争意识。而且有竞争必定会有风险和失败,确立了竞争意识,就不怕风险和挫折,焦虑的心理必定得到缓解或克服。同时,毕业生还应克服自己择业心切、急于求成的思,否则越急越容易择业失败,而失败的体验又会强化沮丧和焦虑的情绪。因此也要客观地分析自己,合理地设计求职目标,不要盲目与他人攀比,更不应有从众心理,这样尽量减少挫折,也会减轻焦虑的程度。
此外,还可以采用合理的情绪宣泄和放松的方法来减轻焦虑。宣泄,是指将自己的忧虑向朋友、老师倾诉,一吐为快,甚至也可以在亲友面前痛哭一场。但是,宣泄一定要注意场合、身份、气氛,注意适度,应是无破坏性的。
至于放松,则有很多种方法,例如冥想放松法,它是让放松者发挥自我想象和自我暗示的能力,来达到放松的目的。具体做法是:(1)找一件真实的物件,例如橘子。凝视手中的橘子,反复仔细观察它的形状、颜色、纹理脉络;然后用手触摸它的表面质地,看是光滑还是粗糙;再闻闻它有什么气味。(2)闭上眼睛,回忆或回味着这个橘子都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3)放松肌肉,排除杂念,想象自己钻进了橘子里。那么,里面是什么样子?你感觉到了什么?里面的颜色和外边的颜色一样吗?然后再假想你尝了这个橘子,记住它的滋味。(4)想象暗示自己走出了橘子的内部,恢复了原样;记住刚才橘子里面所看到的、尝到的和感觉到的一切,然后做深呼吸5遍,慢慢数5下,睁开眼睛,你会感到头脑轻松、清爽。
大学生求职时对自己的弱项有自知之明是明智的,因为这有助于避开自己不擅长的工作。但是过度自卑则是对自己的潜能优势缺乏了解, 缺乏自信心。一些大学生过低地估价自己,总是自惭形秽,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这种自卑的心理导致他们缺乏竞争勇气和自信。还有的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自己拿不定主意, 犹豫、退缩、信心不足,对自己能胜任的工作不敢说“我能行”,而总是“试试看”,当遇到几次求职挫折后,更是萎靡不振,自我封闭。在求职时畏首畏尾,容易给人以无能的印象。
要消除自卑心理,至关重要的是要能够正确地评价自己,纠正过低的自我评价。人贵有自知之明,自知不仅表现为知道自己的短处, 也表现为了解自己的长处。马克思十分赞赏一句名言:“你所以感到巨人高不可攀,只是因为自己跪着,不信你站起来试一试,你一定能发现,自己并不比别人矮一截。许多事情别人能做到的你经过努力一样能做到。”
因此, 正确评价自己,是建立自信、消除自卑的有效方法;其次,正确对待自己的弱点和缺陷, 并积极进行补偿。积极补偿的方法有“以勤补拙”、“扬长补短”等;再次,要克服自卑感还必须学会恰如其分地表现自己的才能。比如, 学会如何平静地与人交谈, 如何接近陌生人, 如何同别人握手寒暄, 如何进行开场白、如何使谈话继续和终止等技巧等;最后,克服自卑, 除了正确看待客观现实,还要努力克服自身的心理弱点。如采取有效的方法摆脱紧张、焦急、忧虑等不良情绪, 培养乐观自信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大学生择业时的盲目自信是指对主客观条件的估量不够准确,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素质和条件,过高估计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但却眼高手低,反而给用人单位留下浮躁、不踏实的印象,造成择业困难。部分毕业生一心追求大城市、高报酬、条件好的单位,而不顾自己的专业或自己的某些缺陷是否适合这一行业。
大学生求职时不能没有自信,但是自信过了头,就成了自负。自负的人不能客观看待自己的优势,夸大了自己的优势,因此当心目中的高目标不能得到满足时,便会产生失望、挫折的心理。克服盲目自信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认识和评价自我的方法很多,比如:(1)社会比较。首先,要将自己与社会上其他人做比较,要通过社会上其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来认识自己。(2)自我静思。也叫自我反省,通过反省明确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是什么,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自己的爱好特点是什么,自己的性格气质是什么,自己最适合干什么工作等等,使自己在择业过程中处于积极主动的位置。(3)心理测验。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质量可靠的心理测验,如能力测验、人格测验、兴趣测验等对自己的能力倾向、兴趣和性格作一个客观评估,以帮助自己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
依赖心理的实质是缺乏信心,自己放弃了对自己大脑的支配权。在就业过程中,大学生的依赖心理表现在缺乏主动参与意识,独立性不强,信心和勇气不足,在社会为其提供的就业机会面前心存依赖,不主动参与就业市场的竞争,不敢向用人单位展示和推销自我,依靠自身的努力去赢得竞争、赢得用人单位青睐,而是一味地依赖亲戚、朋友、社会关系给自己找门路,或依靠家长代替自己去奔波。有的毕业生自以为有某些优越的条件, 依赖自己成绩很优秀或是优秀毕业生等,坐等学校落实单位。这种消极被动的求职方式与当今激烈竞争的社会现实很不合拍,毕业生最终可能错失良机。
依赖他人的帮助,毕业生有可能也会找到一份好工作,但是从长远来说,依赖的心理对毕业生的社会适应却是有害的,因为依赖的习惯会使人逐渐丧失自信、失去自我,不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会达成自己想要的目标。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自信心、自我效能感(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完成任务的自信程度)对于一个人的成功越来越重要。因此,要克服依赖心理,毕业生首先要充分认识到依赖心理的危害,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不要什么事情都指望别人,遇到问题要做出属于自己的选择和判断,加强自主性和创造性。学会独立地思考问题;其次,.要在生活中树立行动的勇气,自己能做的事一定要自己做,自己没做过的事要锻炼做,通过行动上不断累积的成功来强化自己动手的习惯。
从众心理主要表现为:随大流,人云亦云,缺乏个人主见。法国的自然科学家们曾经把一群毛虫放在一个盘子的边缘,让他们一个跟着一个,头尾相连,沿着盘子排成一圈。于是,这些毛虫开始沿着盘子爬行,每一只都紧跟着自己前边的那一只,既不敢掉队,也不敢独自走新路。他们连续爬了七天七夜,终于因饥饿而死去,而在那个盘子中央就摆着它们喜欢吃的食物。人们也许会讥笑毛虫的呆板与愚蠢,但是,人类有时也会犯同样的错误。例如,在就业过程中,部分大学生容易忽视自身所学专业和特长而盲目从众,比如在择业地区中死守“天(天津) 、南(南方沿海城市) 、海(上海) 、北(北京) ”,不去西部 ”。在择业单位上,盲目追求物质享受, 千方百计拥向外资高薪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及高校科研单位。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下, 毕业生从心理上限制了自己,择业面变窄, 直接导致求职失败和困难。
适度的从众,即认为多数人的行为和意见是正确的而怀疑自己的判断,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人们遵从一定的规范,形成一致的行为,完成群体目标。但它的消极影响不容忽视,因为它倾向于形成标准统一的行为模式,排斥与众不同,因此,有时会窒息人们的创新精神,也不利于人们个性的发展。在就业问题上,克服从众心理从根本上说还是要认清自我,了解自己的价值观、弄清自己的条件(优势和劣势),摆正自己的位置,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形成一种脚踏实地的务实态度,而不是盲目随大流。其次,克服从众心理需要适当表现自己,做回自己。表现自己能帮助个体发现自己的特长和潜力,做回自己重在自我的突破和发展而不是强调与他人的统一。想想那些可怜的毛虫吧,毕业生应跨越“从众”的墙,告别平庸,走向卓越。